中国年梁平味 | “梁娃”闹新春,2023年货节将于1月10日启幕!******
扫荡特色年货
“梁娃”T台走秀
薅羊毛抢消费券
品预制饕餮盛宴
全家人的快乐都能在这里收获
现在就来查收2023年货节攻略吧
预告来啦
1月10日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梁娃IP形象发布会
“爱尚重庆迎新消费”2023年货节
暨川渝味预制菜海鲜爆款大赛
即将热闹启幕
本次活动由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重庆市商务委员会、重庆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梁平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重庆条条是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禾茂公司(巴味渝珍平台)、重庆市餐饮协会联合承办。
“中国年·梁平味”重庆·梁平2023年货节
本次年货节举办时间为
1月10日-20日
主场设在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
展销现场除了展示
张鸭子、奇爽、上口佳、渝美滋
等品牌预制年货
更有来自主城片区、渝东北片区
渝东南片区、渝西片区等区域的
地方特色年货
一并与消费者见面
更推出了“年货节满减消费券”
“高铁票等价大礼包”
“年货幸运抽抽抽””
“畅游景区活动”
等限时优惠活动
市民朋友们可在活动期间
前往“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
享购极具巴渝特色的预制菜精品年货
“梁娃”IP形象发布会
梁平不仅三农资源禀赋深厚
“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
五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源远流长
结合“五大非遗”、“五子登科”
孕育而生的“梁娃”
将在本次发布会上惊艳亮相
让大众一睹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推荐官的真容
一场别开生面的“官宣”等你来围观
“梁平竹帘、梁平木版年画、梁山灯戏、梁平癞子锣鼓、梁平抬儿调”五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除官宣“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
全新IP形象外
还有“梁娃”T台走秀、抖音直播首秀、文创展示等环节
全方位展示
“梁娃”IP的文化底蕴
及实际应用场景
发布会之后
活动现场的
品牌互动区
伴手礼抽奖区
“梁娃”合影区
也将长期保留
广大市民朋友和游客
可随时前往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展览馆
深度了解梁平的预制菜产业发展
品尝便捷美味的预制料理
品读历史悠久的非遗文化
更能与妙趣横生的“梁娃”合影
还可抽取“梁娃”豪华文创大礼包!
“川渝味海鲜预制菜”颁奖仪式
1月9日
由市餐饮协会
和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产业研究院
共同举办的
“川渝味预制海鲜爆款评选大赛”
将盛大召开
此次活动
将从多位粤菜名厨、川渝名厨的料理中
选出10款
色泽自然、口味纯正、且能转为预制菜的
海鲜类菜品
本次发布会上
10款菜品也将通过
“川渝味海鲜预制菜选评大赛”颁奖仪式
与“梁娃”一起与大家见面
中国西部预制菜之都体验馆。区文旅委供图(资料图)
同时
现场设置了
“川渝味海鲜预制菜”品鉴专区
嘉宾和直播间观众
能第一时间体验到
色香味俱全的预制饕餮盛宴!
各种新奇体验
就等你一一去解锁!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作者:彭绪庶(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数量经济与技术研究所信息化与网络经济研究室主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自立自强是提升供给体系质量、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关键,能够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支撑。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总体来看,我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条件基本具备。首先,我们党高度重视科技事业,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坚强保障。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其次,增加科技投入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我国研发投入规模和投入强度连续多年保持稳定增长,科技人才质量稳步提升,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建设不断推进。再次,科技创新实现突破性进展,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近年来,我国科学论文数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取得巨大进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影响力均已跃居国际前列。
但还要看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如,研发投入规模总量不足,基础研究和企业支出占比较低,基础研究和原创性重大创新成果战略支撑作用不强,等等。
立足新发展阶段,需要制定更精准、更有效的政策措施,完善体制机制,探索有效路径,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其一,完善战略性、全局性和系统性创新布局。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长期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也难以靠短期突击实现。要加快在“卡脖子”领域补齐短板,在并跑、领跑和优势领域锻造长板,坚持关键技术攻关和基础研究并重。既要立足当前,着力攻关和破解制约发展的“卡脖子”技术等紧迫问题,也要着眼长远,找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实现更多重大突破的路径,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科技等“无人区”领域创新顶层设计,探索建立需求导向型创新、任务目标型创新和兴趣导向型创新相结合的创新模式。
其二,为科技攻关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保障。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仅要啃下“卡脖子”技术等硬骨头,还必须在颠覆性技术领域走在国际前列。这就必须要有适应科技发展趋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国家高端智库,以及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和科技领军企业。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完善空间布局,加强投入和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重大科技任务的攻坚能力。
其三,在科技体制改革“深水区”加力攻坚。改革是点燃科技创新引擎的点火系。解决研发经费投入和执行结构不合理、效益不佳等问题,完善科技成果和科技人才评价制度,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都需要在制度安排、政策保障、环境营造等方面下真功夫。只有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自立自强的制度保障,才能真正形成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效应。
其四,加强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要消除基础研究与应用脱节、科研与经济“两张皮”现象,提高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率。既要重视科技成果转化,打通从科学研究到开发研究再到应用的链条,同时也要强化需求导向和市场导向,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让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大中小企业等的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创新合力。
其五,加强国际科技合作。开放创新是当今科技创新的趋势和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要发挥我国产业体系健全完备、供应链保障水平高的优势,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吸引力。另一方面,也要主动“走出去”,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治理,全方位、多角度探索国际科技合作新路径新模式。